科學美感雙軌進,健康環境永續行

課程主軸一:自然生態的科學探究

00本課程的主軸從自然生態角度切入,透過生態教育讓學生對大自然有感,培養對自然生態的豐富知識及概念,以及透過探究實作等課程,培養學生對環境議題探究的興趣與能力。

一、教學內涵

教學理念

引導學生與校園內的自然資源對話,體會出動植物的生態之美、了解人類與萬物生靈在大自然前皆是平等的。另外,生為世界公民,我們探究糧食的生產與食安議題。人類的足跡遍布世界因此能源的使用,綠能的規畫與環境的永續經營是我們的重要課題。

課程目標

1.學習走入自然、觀察自然、紀錄自然、享受自然、保護自然。

2.培養科學探究能力,運用科學方法解決環境議題以實踐所學,深化地球公民愛護自然、珍愛生命、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,積極致力於生態永續,生生不息的共好理想。

學習目標

(核心素養-自主行動)

1.品格力:透過生態觀察了解生物生長歷程,面對周遭生物的態度從對抗、懼怕轉而同理,進而具備尊重生命及與大自然共存互好的素養。
2.思考力:透過科學的探究,引發學生們互動討論,並培養學生系統性思考及反思生活中的環境議題。
3.創造力:透過對環境議題的瞭解和與自然的互動,運用科學方法研發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。

課程架構

課程架構

二、教學歷程:以「生態教育」為例

教學歷程

三、評量方式與實施成果

評量方式與實施成果

課程主軸二:自然生態的美感教育

本課程的主軸主要是培養孩子生活美學的感受力、表達力及創造力,運用孩子對自然生態豐富的知識及情感底蘊,結合國文三年段的知識點及視覺藝術的技能,培養孩子美感教育,提升孩子的身心素質和溝通互動的素養。

一、教學內涵

以自然生態為基底,引發孩子對生活的感受力及表達力,進而提升孩子的創意思考能力,達到身心素質的精進與溝通表達的提升。

課程目標

1.能運用對自然生態豐富的知識及情感底蘊,結合語文及藝術的技能。

2.培養學生對生活美學的感受力、表達力與創造力。

學習目標

1.思考力:思考如何運用自然生態的知識,與身邊的生活情景及學校與社區的環境結合。

2.表達力:能將對自然生態及環境的觀察與情感,用語言、圖像與音樂表達出來。

3.創造力:能以所學的技能,創造出優美的文學與藝術作品。

課程架構

00

二、教學歷程:以「生態寫景貓空攝影」為例

二、教學歷程:以「生態寫景貓空攝影」為例

三、評量方式與實施成果

樂於專業分享,發揮正向影響

 

課程主軸三:自然生態的健康休閒

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,強調透過在「在環境中學習」的教學策略,規劃戶外探索教育,讓3C世代的孩子親近山林,培養健康的休閒生活習慣,健全身心靈的發展,並增進孩子團隊合作的能力及樂於溝通分享的健康活力青少年。

一、教學內涵

教學理念

透過生態定向體驗課程設計,讓孩子在生態環境中學習,除了增進學習的趣味化及團隊合作外,主要培養學生系統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課程目標

1.學生能夠有效溝通,取得共識,重視團隊合作。

2.學生能正確讀圖並規畫闖關路線,努力完成任務。

3.學生能積極參與活動,樂於探索自我的潛能。

課程架構

課程架構

二、教學歷程:以「河濱定向」為例

二、教學歷程:以「河濱定向」為例

三、評量方式與實施成果

三、評量方式與實施成果

課程主軸四:自然生態的環境永續

本課程的主軸主要針對世界所關切的糧食議題切入,希望讓孩子對於環境永續有更深刻的體悟,並透過服務學習和國際交流等統整課程,讓孩子有環境保育的行動經驗。

一、教學內涵

教學理念

當食農相關議題不斷發生且廣受討論時,如何讓孩子產生關心進而行動是重要的。

課程目標

建立孩子對綠色飲食的覺知與技能,深化孩子對全球環境永續及食物正義的關注。

學習目標

1.品格力:透過對議題的瞭解和與自然的互動,產生與具備應有的環境素養。

2.合作力:在向自然環境學習的過程中,和親友能有效溝通,彼此分享知識與觀點。

3.實踐力:望學生能主動以多元管道表達對環境永續的關懷,實踐守護地球公民的責任。

課程架構

課程架構

二、教學歷程:以「農事體驗」為例

二、教學歷程:以「農事體驗」為例

三、評量方式與實施成果

三、評量方式與實施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