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驚險之旅

2001070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Pad15000

 

Weather:上午;中午轉雨; 下午;晚

 

這一天  經歷時  恐懼多於刺激
   回首這一天經歷時  刺激多餘恐懼
   待到來日   我想這會是一瓶  人生最濃  最烈  最最令人
  回味無窮  香醇得宜的  美酒

酒是這麼釀開的

一些未知  一些疏忽  一些大自然中的陰晴不定

我們不知道這一天的天氣是如此多變,出門時陽光耀眼,你不會稍有懷疑St.Moritz為何得來那個“sun”的標誌。當cable car抵達3303m高的Corvatsch時,我們就知道衣服帶少了,glove忘了。眼前是白雲晴空,卻是冰冷刺骨的風,幾乎要把我吹落山崖,同車上山的依然只有六個人,難道大家都清楚這個地方的一切?!當然仍是一群青少年,勇猛的往雪地裡走,如果夠年輕,那的確是打雪仗的好地方。不過,最好還是「盛裝」而來比較好。11:00am烏雲飛來,在這裡,老天爺翻臉快過翻書。

11:12am的cable car下來到Murtel,今天買的是wanderticket,應該是為了順應我們這類健行者設計的吧(SFr=14)。Murtel四面望去,一片寂寥,沒有野花,綠草地也是稀稀疏疏,多的是一片片未融的雪。我竟然忘了trekking pore,真是太糟了,也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行。

有一支孤立在曠野中的黃色路牌,除了自己的方向感之外,茫茫山野中,靠的就是這一種「光明燈」啊!

狂風四起,極目蒼涼,沒有任何其他登山客。

前進  繼續前進  繼續前進  人生的路就是如此

不要回頭  回頭只是一條  會換來懊悔的路

11:25分上路,沒料到是一段“超超”健腳級的、超高難度、超多變化的山路。

山路多變,天氣亦多變。

急陡坡、碎石子,沒有登山杖。

然後“路”的形狀慢慢消失不見,只能尋著一種紅白相間的標誌,小心前進。

感到有雨珠滴落,抬頭望見前方一片烏雲,更遠處仍是藍天。原本以為躲過這片烏雲就可以了。

到了叉路口,我們選擇了原先的計畫前進,並沒有轉換目標到surle 。

人生的十字路口不也是如此嗎?前方是未知,似乎又可以察覺一些困難正在襲來,難題有多大無法及時知曉,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思考或猶豫,就是這樣,繼續前進?或改變方向?抉擇的過程多半依照個性和直覺,誰也沒辦法保證哪一個才是全勝的賭。

總之,我們是往Hahnensee的方向前進了。這段路約有7-8km,任何曾經見過的山路路況,這條路上全部都有。碎石子路算是好走的了,另外有數不清的橫越小溪流,有的根本走的就是水道。雨愈下愈大,天空愈來愈黑,我只好停下來穿上雨衣,繼續前進。

越過一個小小的雪地,回想去年,也有一片冰雪不敢橫越,當時,有路可退,此時,唯有拼命向前。

遇見一位登山客,獨行,由上往下,真是可佩。

能遇見人,就多了一份心安,大聲說「Hello」,雖然大家仍都各自前進,誰都不會是誰的同路人。

然後,就是最恐怖的路段開始----大石頭路,這一大片亂石應該是冰河所帶下來的,沒有淘選度,大的、小的,各式各樣的石塊都有。踩過的每一個石塊都要小心試探是否穩固;步伐不能停,卻又需要小心翼翼,精神完全集中,不容許一點點疏忽。我們相互提醒,彼此照應。

雨,絲毫沒有變小,遠方仍然看不見路或屋宇,卻是雷聲不斷。

看到湖與那間小屋時,大約快兩點了,覺得屋子很近,卻是愈走愈遠,走不到的感覺。我知道自己的腳真的累了。

就此時,也走進了小屋。

像是歇業中的餐所,我們在屋簷下躲雨,遠方的山漸漸完全的看不見了。餐所外露天的桌椅,在孤寂的雨中不斷的濺起低落的雨水。

「裡面有人耶!」Sue-mei說。

「我們進去吧!」「不敢!」Sue-mei老實得像一棵樹,甘心立在雨中。我推開門想一探究竟時,老闆娘恰巧也出來了。這是營業中的餐廳耶!我還問她「May I come in?」

進了屋內,心情完全不同,屋子裡好溫暖,她給了我們一人一條乾毛巾,還告訴我們可以去toilet把衣服及頭髮吹乾。這種山中餐廳提供的除了食物之外,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,簡單關懷的溫暖吧!

我點了熱湯,Sue-mei點了熱巧克利。

屋內一共有4組不同的登山客(包括我們),全都是進來躲雨的吧?我想。

到了三點雨才漸漸小了下來,遠方的山又慢慢清晰了起來。

有兩對登山客,穿上雨衣,迫不及待的上路了!

前方,是一桌年輕人,共有四個,快樂的聊著天,打撲克牌。雨小了,還點cola繼續玩,我的憂慮相對之下,有些多餘了。

面對相同的困境,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心境。

這條路也許並非真的那麼可怕,只因為我們原先不瞭解。加上碰到雷雨。

買了明信片,蓋上店內戳章,這種章,第一次覺得意義非凡。

三點半,在小屋前照相留念,然後繼續前進。

天空晴朗了許多,山下的湖已經清晰可見。往St.Moritz Bad(?)的路程約有1hr許。沒有繞回湖邊,又碰到了樹林裡的超小小路。回到正常點的山路後,原本以為可以輕鬆愉快的抵達Bad,沒想到一抬頭,路的一端在15m遠的地方。15m理應很短、很近、很easy;but it’s not true.

是一段冰河橫在眼前。不會吧?!但這是事實。

我們只有面對事實的命,用勇氣、膽量橫越冰河。

沒有trekking pore,拔了一段樹枝,尋著別人踩過的腳印,放低重心,一步一步的爬過去。如果你往下看一眼,就不敢不如此小心,一個不慎,就只有順著冰河往下滑的份,也許不至粉身碎骨,但斷手斷腳也絕非好玩的事。

成功橫越,照相留念,希望不要再遇見冰河。

一直非常喜歡冰河,從加拿大到瑞士、挪威…。覺得那是一種孤傲又純潔的象徵,百看不厭。直到牠橫在眼前,而你一定得爬過它的腰身時,“冰河”從此帶給我另一種意義。

多變的天候與山的多款風貌,並非今日待我額外殘忍,只是,今日巧遇,它們用不同的角度,呈現給我罷了。

4:35p.m,真的平安抵達了St.Moritz Bad見著了那個熟悉的playground時,心情真的輕鬆了起來,此時再度飄起了小雨,但心頭已無那片陰霾。

搭了4:42分pm的bus回去,竟然是post黃色的郵車呢!車上整團的登山客,裝置齊全,似乎沒有人在為這樣的天候而煩惱的。

回車站時,本該去預約明天回Chur的Gracies Express,但售票員告訴我們,要50%的費用,不是free。我們告訴他,去年才搭的,全線免費。他拿出表格肯定的說:No,是half。

那麼,是去年Tilano那位可敬的先生弄錯了囉!?好險沒有投稿到報紙發佈一項錯誤訊息。去年,連同Bernina Express都是Tilano那位好先生一併劃位的。一共三個人,一口氣搭到Zermett,究竟省了多少錢呢?

好運,果然不會常常有。

惡運,其實也是。

平安歸來是更當知福惜福的感念之心。

晚上吃香菇豆腐Lettuse蔬菜湯、稀飯和滿漢豬肉麵。三顆蘋果。飯後喝茶。

不時看看窗外,都黃昏了,仍然是個豐富的氣象。小雨停了之後,暫出現一點點短暫的陽光,然後又是烏雲…,夜霧籠罩整個湖面。

夜霧籠罩中的St.Moritz更加深了它的神秘。旅途中的任何一點,若非稍加多日停留,就僅只是膚淺的浮光掠影;我來,希望不是為了只有拍照留念,總想有些「印象深刻」的經驗、體驗。所以,執意選擇不那麼“通俗”的純自助。

在房間晾著衣服和鞋子,雖說這日裝備不全,但Gore-Tex的外套和鞋子,卻是沿路幫著我們。若不是這雙好鞋,幾乎不可能讓一雙腳橫遍山野,毫無損傷。再一次感謝這樣的鞋,全程陪伴,忠實可靠。

Sue-mei說,買張明信片,告訴Nike。

明信片是買了,卻是不知從何說起。三年來,我都說我們是最佳三人組,直到今年開票時,Nike落跑。我當時的心得是:婚姻就是那麼回事。總是要有些犧牲,要不然,花自己的錢,用自己的假期,為何不能自由?但願「不自由」的代價可以帶給多數人幸福的人生。

明信片是買了,但一時無法濃縮當日的心情。

夜更深,霧也更濃了,明天如果天晴就要往Arosa去了。

湖面的風,何時會把霧吹散呢?

一切就交給明天吧,我早早的就寢了。

人生,就如同這樣的旅程,永遠不知明日,身在何方。任何一落腳處,無論風雨或陰情,都要能隨遇而安。不求永無逆境,但願迎刃而解。

p.s)Sue-mei提醒我,當時忘了念:南無阿彌陀佛。

終於見識了ALPS七月份的雷雨,而且是在裝備不齊全的情況之下。那段路不知是不敢回頭,抑或是不能或忘,總之,是一場生命中非預期的挑戰,測試著勇氣、耐力、體力與友誼的潛能。

不敢回頭,回頭是更不能跋涉的艱辛。
   不能停止步伐,漫天烏雲緊迫盯人。
   不能稍有不慎,每一顆石頭都不能保證  穩固踏實…

 
足履踩著變化萬千的路面,時而軟泥和草,時而溪石交錯,
 偶有一段尚未及時融化的冰雪,還有那段…
 當時感覺怎麼也走不完的大石頭路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