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活動1-1
顯微鏡的使用
|
一.複式顯微鏡 |
|
1.
認識構造 |
2.
製作玻片標本:取載玻片一片,於其中央
放
入觀察的物體,再滴水或染色劑,再取蓋
玻片,使其與載玻片成
45°的角蓋上即成
。觀察之物體宜小且薄,使光線易透過 。
如有氣泡,可用鉛筆尖輕壓蓋玻片。 |
3.
觀察玻片標本(顯微鏡使用時的順序): |
*先使用低倍物鏡 標本—光線—焦距 |
(1)製好的玻片標本放入鏡臺上對準圓孔,
並以固定夾住。
(2)向前方轉動粗調節輪使鏡筒向下降,
(約距標本1cm)
(3)調節反光鏡及光圈。
(4)使用時兩眼同時張開,以左眼觀察,
右眼繪 圖。
(5)向後方轉動粗調節輪,直看到清標本為止。
(6)低倍鏡觀察後,換高倍鏡僅轉動旋轉盤,
並調節細調節輪即可
。 |
4.
顯微鏡下物體的 放大倍數=目鏡的倍數
× 物鏡的倍數;
例如:目鏡10X,物鏡40X,則放大倍率為10*40=400倍。 |
5.
顯微鏡下的物像位置與實物的位置是上下、左右皆相反,如“P”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變
成“d”。 |
6.
標本移動的方向與顯微鏡下物像移動的方向,亦是上下、左右皆相反。例如往右上方游
走之微生物,實際上處於玻片標本的是左下游動,故玻片應往右上方移動,才能使該生
物回到視野中。若將玻片往右移,則視野中物體向左移。 |
7.鏡頭的清潔
─ 使用拭鏡紙 。 |
8.
使用調節輪的注意事項~
(1).必先使用低倍物鏡,配合粗調節輪使用
(2).使用10X物鏡時,約距鏡台1cm處向下轉動
(3).調焦速度不宜太快
(4).確定物體在集光鏡中央
|
9.高倍鏡與高倍鏡的比較 |
區分
|
視 野
|
細
胞
|
光線調節
|
鏡頭長度
|
調 節 輪
|
|
範圍
|
亮度
|
大小
|
數目
|
反光鏡
|
光圈
|
物鏡
|
目鏡
|
|
低倍鏡
|
大
|
亮
|
小
|
多
|
平面鏡
|
小
|
短
|
短
|
先粗再細
|
高倍鏡
|
小
|
暗
|
較大
|
少
|
凹面鏡
|
大
|
長
|
長
|
僅
細
|
|
10.使用高倍物鏡的步驟:
(1)
先使用低倍物鏡(10X)找到主題.
(2)
將主題移至視野中央.
(3)
使用旋轉盤換成高倍物鏡.
(4)
使用細調節輪至影像清晰為止〔絕不能使用粗調節輪〕.
若仍找不到,則從步驟(1)依序再來一次. |
|
二.解剖顯微鏡:
1.
認識構造
2.
觀察標本:
3.
成像:立體、正像
4.
比例兩種顯維鏡成像有何不同?
|
|
******** 李曼韻 老師 ******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