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紫蘇][薄荷]

紫蘇

科名:唇形科(Labiatae)
別名:蘇草、紅紫蘇、赤葉草、貴荏、綠紫蘇、青紫蘇

學名:Perilla ocymoides L. var. crispa Benth.forma purpurea Makino
型態特徵:
  
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,莖基部有部分木質化現象,株高90-120公分,末端微尖,葉脈明顯,粗鋸齒緣,面及葉背略帶紫色全株具微香味;紫色或白色花,唇形花冠,形狀小;原產中國大陸。
  在菜市場裡,要見到它可是有點不容易,它有著紅紫或紅綠色的外衣,和特別的香味,它就是紫蘇,雖然在市場難看到它的蹤跡,不過在鄉村或是有些人家的花盆或庭院中,它可是常被人栽種的。紫蘇的用途很多,常被用來作為味料或是提煉成香料或染料,加入食品或醃漬物中,以增加它的顏色及香氣,(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紫蘇梅,就是加了紫蘇葉)因為它大部分被用來當作加工用,因此較少銷售至菜市場了,不過紫蘇很好栽培,你若有興趣不妨在家中陽台種上幾棵。
 本校坡崁及附近鄰居在路邊均有栽種。

薄荷

科名:唇形科(Labiatae)
學名:Mentha canadensis L.
別名:「仁丹草」,「卜薄」。
型態特徵:

 多年生草本植物,株可高至約1公尺,全株密被茸毛,莖宜立或稍匐匍,方形莖,密佈腺點。葉對生,橢圓或狹卵形,長2∼8公分,寬1∼3公分,先端銳形,基部鈍,鋸齒緣,葉脈6∼8對。輪繖花序,腋生,鐘形花,花瓣4枚,花冠粉紅或淡紫。堅果卵形或橢圓形。

分布歐洲、美洲及亞洲東部的溫地區。台灣以氣候溫暖、雨水充足之雲林縣為主要栽培地。全株具芳香,莖葉曬乾,經蒸餾抽精油後,可供飲品及仁丹之配料,亦為健胃劑。此外,薄荷的利用還很廣泛,醫藥及食品添加料方面尤其常用。著明的薄荷糖、薄荷口香糖等,吃來口齒芬芳清涼,值得推廣。

台灣以前還是重要的主要生產地,不過科技發達,這芳香味已可經由化學合成。本校下操場坡坎上有一大片,是護士小姐楊阿姨秀純所親手栽種照顧的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