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.11.06 桶后越領古道

[活動照片]

『我聽見,山在等待』          等待您 與我一起 愛上大自然

 

梭德氏赤蛙

前言:

    大自然的豐富除了生物物種的多樣與奇特之外,就是高山流水、藍天白雲、陽光和風……而與這些景象息息相關的正是氣候因素,也就是說若無多變的氣候條件也就孕育不出大自然的奧妙。我在深入山林的同時體會到了山的多變是由於氣候善變,面對氣候突然變化的同時,除了更祈求平安之外也更懂得注意裝備、留意時間掌控、進退的抉擇……等.確保求安全。而每一次「歷劫歸來」的感覺之後,更強的信念是「做更妥善的準備」,然後繼續深入山的懷抱。

十一月六日出發的時候,木柵到新店一路萬里無雲,陽光有些刺眼,十一月份有這樣的天氣,會很慶幸這是適合登山的日子,氣象預報的下雨機率30﹪幾乎被忽略了。往烏來的路上交通順暢,在假日這是不同於上陽明山的感覺,連續多次往烏來福山等方向登山有了一些不同的經驗和體會,一致的心得是「人多的地方通常不太好玩」,烏來在業者炒熱了泡湯風氣之後,一度面臨衰退的觀光業又起死回生,我很少進入烏來商店街,不知道這些年是否進步了。車子行過商店街之前的窄橋後立即左轉就是往孝義的路了。烏來孝義約5公里路程,路面很窄還好來往車輛不多,沿路少數幾家溫泉旅館,中途會經烏玉檢查所,需下車辦理入山證,順便向警察先生借用洗手間,往後沿路就沒有任何的洗手間了。繼續前行不久就會碰到林務局的通關檢查處。說起這項2004年八月一日起才實施的車輛總量管制,我不禁要為林務局這個創舉拍拍手,民眾在三天前上網申請即可,回覆方式用電子郵件,列印下來即為通行證,一點都不麻煩,但有效的管制住了在溪邊烤肉、露營、甚至是洗車的這些不會愛護自然環境的劣等國民。我個人覺得台灣太多保護區或保留區管制過當,而部分山區或水源卻又完全沒有約束。以烏來的南勢溪、加九寮溪為例,溪邊經常聚一堆聯誼烤肉的年輕朋友,善後工作完全不及格,留給山水的是噪音、垃圾、烤肉架、一堆堆的木炭,也有家庭式的全家開著休旅車到溪邊露營間洗車,照理說這可以是一項非常有益健康及家庭氣氛和諧的親子活動,我卻曾透過望眼鏡看見一家人在打麻將,桌上一堆鈔票,這樣的戶外活動只是換了場所本質是完全一樣的。今年夏天從滿月圓回來時,蚋子溪旁來了幾家人,發電機、炊食帳、鍋碗瓢盆……一應俱全,一副今晚要在此「辦桌」的架勢,臨走時我們默默祈禱這些人別留下垃圾,可是心裡清楚祈禱遠不如立法管制。反觀,某些保護區真是讓人不得其門而入,我是一名國中生物教師這裡進不去,那裡到不了,不知道還能如何深入台灣大自然,多年前被檔在鴛鴦湖管制區外記憶猶新,千里迢迢從台北到宜蘭卻只留下吃閉門羹的印象,從此對於保護區或保留區敬而遠之。即使可以申請也是手續繁瑣,彷彿是昭告「你最好不要來」,國民是需要學習與教育而不是只有隔離與拒絕,我期望林務局繼續努力,在「過」與「不足」之間找到平衡點。

孝義桶后先行12.5公里的車道,左側溪水清澈,而且是我最喜歡的藍綠色,真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顏色。在神秘谷、在黃石公園、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湖泊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那種難以形容的藍色,不同於大海或天空的藍,也不似祖母綠寶石那般神聖不可親近。看見這樣的水色幾乎就等於看見綠色懷抱中的精靈,晶瑩剔透,潔淨無暇。我們當然是下車照相囉,在一處溪水蜿蜒,瀑布直瀉而下的轉彎處,真想讓人停留,最好有個小板凳、泡一杯咖啡、閱讀風景也閱讀書報、在大自然的樂章中釋放所有的工作壓力。不過今天的預設目標是要遠眺蘭陽平原,收起眼前的美景繼續前進,沿途不少騎著越野單車的遊客,一身身專業的服裝、拉風的車體,在這樣的山林裡如同置身國外。以前幾乎都只在國外才看到在森林裡玩越野單車的騎士,期望國內休閒的風氣與深度持續進步。10點左右抵達桶后吊橋,停車處約只有5台車,管制的成效出現了,據山友表示,未管制前的夏日這裡是露營、烤肉的大好本營,人車太多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。現在,看著個位數的車輛,不禁期望登山的過程可以遇見幾個山友,打個招呼都好。通過桶后吊橋沒有登山步道,若只想前往越領古道不必過吊橋,沿桶后溪右側的桶后林道繼續前行即可。風景不同於哈盆古道,主要差別在於桶后林道一直貼著溪水蜿蜒而上,而哈盆遠在南勢溪上方,一直到波露溪之後才比較親近到溪水。還有一點,就是竟然有巡山的警察,真不知是否該羨慕他們的工作。橫過一兩個小溪之後感覺也沒有哈盆的困難度,涉溪不必脫鞋子,是這幾天剛好沒下雨或經常如此不得而知。沿路顯然是有人整理除過草的,山芋是除過之後新長的嫩葉,水鴨腳秋海棠也是,山壁上也有少數燕尾蕨、聖蕨、還有金狗毛、骨碎補、還有為數不少的毬蘭,如果夏天全都盛開,樹林裡叮叮噹噹滿是毬蘭花序該有多美啊。

登山或健行的沿路風情千變萬化,每條路特色各不相同,但我多會選出一項這一天最有看頭的角色。今天的優勝是「梭徳氏赤蛙」,這種蛙一年之中有十個月都是安靜的棲息在陰暗的角落,晝伏夜出,實在很難在大自然的大白天看見牠們的芳蹤。秋天這兩個月正是牠們的繁殖季節,整個後桶溪的石頭上百隻的梭徳氏赤蛙,正展開求偶嘉年華會,非常的壯觀,認真數應該不止百隻吧,我如是想。我錄了一小段溪水協奏的蛙鳴聲,拍了幾張特寫蛙照,感覺非常過癮,生平第一次在溪流中自然的巧遇這麼壯觀的梭徳氏赤蛙求偶盛況,對於台灣的生態又多了一些信心。

通過了一片柳杉林之後路況就有了一些變化,也是要拉繩索,涉溪,過一個簡陋又已破損的獨木橋,不是一般簡易級的健行路線就是了。這次照片拍的不多,除了必須趕路之外,路邊除過草也是因素之一。開的最多最茂盛的是紫花霍香薊,除此之外,角桐草、琉球雞屎樹、台灣石吊蘭、馬藍…..等都只零星開著少數的花。我們還看見溪的對岸有紅得發亮的楓葉,任陽光再耀眼都不會讓人懷疑已是深秋了。簡單的午餐之後,沒有停留太久就繼續前行了,前方升起一堆烏雲,陽光時隱時現,我們其實沒有把握是否可以抵達鞍部。沿途的釣魚或登山客都不多,很難隨時打招呼順便問到:「到鞍部還要多久?」走著走著,坡度明顯增加了,桶后溪越來越往下沈的感覺,天空也越來越灰暗了。繼續前進嗎?已經下午兩點了,決定走到兩點半折回。「兩點半到了,折返嗎?」「再走到下一個轉彎處吧」,轉彎一個又一個,前方的風景在轉彎中轉成五節芒的草原了,彷彿回到草山的感覺。山嵐陣陣飄來,在草原的不遠處聽見了「人聲」,我們甚感興奮,迎面而來的是一家四口,小孩還只是國小學生,我們對這家人鼓勵讚許了一番,順便問到:「看見蘭陽平原還要走多久?」「二十分鐘吧!那裡有一戶農家,我們在那裡休息了一下,碰到叉路記得往下走,這是我們的錯誤換來的經驗,提供給你們參考」,三點鐘之前應該可以到的,沒有人有提早折返的意思了。沿路已經換成泥土的產業道路了,中間明顯有車子行過的痕跡,步伐越來越猛,怕山嵐跑得比我們快速而遮蔽了視野,兩點五十五分,前方出現菜園,是農家到了,種了整片的金瓜和紅鳳菜,左方下面就是蘭陽平原了,雖然因為天氣因素無法清晰眺望到太平洋,但到達了今天預定的目標內心十分感動。沒有停留太久就回頭趕路了,我們計畫下一次走到礁溪過夜,隔天再由原路回烏來,心中有想法幾乎都有機會使想法成為事實。回程的路上天色暗得更快了,我們似乎追不上山嵐的速度,三點半,烏雲開始沈不住氣的化做雨滴,終至傾盆而下,下坡的路本就難行,碰到雨更是難上加難,每一個步伐都要踏穩,專心才能快速而且安全。途中竟然還預見四位男生扛著越野單車往上行,佩服之外也祝福他們平安順利。一路的雨沒有停過,因為怕天暗得太快,步伐非常快速,走得滿頭大汗,一雙鞋早就濕透了,不必分心選擇沒有積水的路面,早上來時水位不高的小溪都有不同的風貌。我只著輕便雨衣,衣袖、帽子、大腿以下全都濕透,不是害怕也沒有後悔,就是反覆思索應該如何更能保障安全,我想我們需要一副防水的頭燈、手電筒、好的登山鞋。說起這雙舉世明牌LOWA登山鞋還真有一段故事,雖然購於1999年七月,使用率普通,但於登山途中鞋底全掉也真令人不解,回來後上網一查,天啊!湧升「同是天涯淪落人」的感慨,一堆山友正準備向消基會控告LOWA的罪行,原本計畫快速購買新鞋的想法暫緩行動。

五點整,抵達桶后吊橋,安心了,一路趕著趕著,連近距離飛過眼前的整群藍鵲都無暇抬頭多望牠們一眼。地上有丟棄的大型姑婆芋葉子,該不會是那一家人沒有雨具的權宜之計吧?!天色瞬間暗了許多,雨卻完全沒有將停的樣子,我換上乾的襯衫,脫下濕透的鞋襪,換上拖鞋、聽音樂、吹暖氣,覺得此時躲入車內真是既安心又安全。五點半天色幾乎全黑,我車開得很慢,慢慢再回味一次美麗的山水,一路的雨全無停歇,跳躍的梭德氏赤蛙一隻接著一隻往溪邊移動,在車燈的照耀下閃閃發亮,真正體會了楊懿如博士的那句名言「人少蛙多,遇雨則發」,若非雨大,真想下車賞蛙。我車速很慢為了不壓到小青蛙,今晚車子肯定是不會多的,我們替小青蛙們慶幸著。回到烏來後發現地上是乾的,顯然只有山區下雨,原本想去吃個日式小火鍋的,但因衣著狼狽就先回家換洗了。梳洗過後,腦海裡浮現的盡是沿路美麗的風景,至於惱人的雨,並不足為道,但友伴說的好:「我們每一次都很幸運」,我知道能如此惜福並不怨天尤人,就是真正愛山而且敬重大自然的人,我想我們是肯定再回來的。

iceli寫於2004.11.12

 

桶后吊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