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病毒
腸病毒破功祕笈,會了沒?!
濕、擦、搓、捧、乾,
防毒洗手,人人有責!
腸病毒有幾種?
腸病毒,為一群病毒的總稱,共有小兒麻痺病毒(Poliovirus)共3型(1至3型)、克沙奇病毒(Coxsackievirus),含23種A型(A1至A22型,A24型)及6種B型(B1-B6型)、伊科病毒(Echovirus)共30型(1至33型,但8、10及28型除外)及腸病毒(Enterovirus)(68型∼)等60餘型,而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,分為人類腸病毒A、B、C、D(Human
enterovirus A、B、C、D)型,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。
而令人聞之色變的腸病毒,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,以腸病毒71型(Enterovirus Type 71)最令人害怕,因其最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,(如:腦膜炎、無菌性腦膜炎、輕微腦炎、肢體麻痺等與腦炎)。
有哪些症狀呢?
腸病毒可引起多種疾病,其中很多是無症狀,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,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,如
下:
1.泡疹性咽峽炎: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。特徵為突發性發燒、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,病程為4至6天。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,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。
2.手足口病: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,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軟顎、牙齦和嘴唇,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、手指及腳趾。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,病程為7∼10天。
3.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: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,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嘔吐。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,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,快速演變成心衰竭、休克、甚至死亡,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。
4.流行性肌肋痛:由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,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,合併發燒、頭痛及短暫噁心、嘔吐和腹瀉,病程約1週。
5.急性淋巴結性咽炎: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。特徵為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、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,持續4至14天。
6.發燒合併皮疹: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,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,有些會出現小水泡。
預防腸病毒的方法:
如何正確洗手呢?
正確洗手五步驟 | |
濕 | 在水龍頭下把兩手淋濕,記住要全部淋濕,可不是只淋一跟小指頭。 |
搓 |
擦上肥皂手心手背搓揉起泡約二十秒。 *兩手掌心互相磨擦。 *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(特別要注意清潔戴戒指處)。 *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。 *作拉手姿勢以磨擦手指尖。 |
沖 | 用清水將雙手洗淨。 |
捧 | 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,再關閉水龍頭。 |
擦 | 用乾淨毛巾或擦手紙巾將手擦乾。 |
資料來源: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